close

今天看到一則這樣的災後報導:

海嘯摧毀鮎川濱捕鯨業

 

受海嘯衝擊,鮎川濱八成房屋被毀,一千四百名居民中 有四百人失蹤。當地唯一的鮎川捕鯨公司儲藏庫設施被毀,三艘捕鯨船更被巨浪沖到內陸數百米擱淺。該公司七十四歲主席伊藤登(譯音,Minoru Ito)及其二十八名員工在海嘯來臨時走往高地,避過一劫,卻難逃無限期停業的危機。伊藤登說:「這是我們面臨的最大危機。」

「我們永不投降」

伊藤登宣布,他決定解僱所有員工,及暫停所有捕鯨行動,直至另行通知。他表示,停業是個艱苦的決定。伊藤登捕鯨已半個世紀,其父親在鮎川濱繁盛時期亦是一名捕鯨手。他說:「捕鯨不只是文化或傳統,而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對於捕鯨業瓦解,七十歲捕鯨手奧見亮悅說:「反捕鯨組織對此可能感到高興,但我們永不會投降。」他表示,捕鯨是他的工作及生命,會不惜任何代價來恢復。不 過,當地亦有居民不認同奧見的觀點,他們認為今次海嘯將鮎川濱原本已衰弱的捕鯨業帶向死亡邊緣。八十二歲的退休捕鯨手圓藤太一表示,在目前的情況下,恐怕 不會有很多人願意留守,並明言捕鯨業將難以復甦。

盼市府伸出援手

業界希望市政府伸出援手,協助鮎川捕鯨公司的捕鯨船重回海上,但官員對捕鯨業未來並不樂觀。一名官員透露,鮎川濱毫無疑問代表着捕鯨業,但面對現實,只能稱復甦是頗困難。

鮎川濱的捕鯨業發展可追溯至一九○○年代初,當時有三間大型捕鯨公司設在牡鹿半島的東面。直至二次大戰捕鯨業曾一度陷入低潮,至戰後因鯨魚肉便宜及含豐富蛋白質而繁榮起來。當地更建有供奉鯨魚的寺廟,捕鯨博物館亦成為遊客熱點。到一九八六年因商業捕鯨被禁而轉趨式微。

==============================================

雖然在1986年的時候訂立了《全球禁止捕鯨公約》。

不過日本卻一直以科學研究為名實際進行著捕鯨殺鯨事件。

國際中很多保鯨團體都一直打壓不了這種氣候。

我明白在戰後時段,日本人為了生存才以鯨魚來充飢。

還認為是大海恩賜的食材,還傳言「一鯨就能給七條村溫飽」。

但那些時代已經過去了。

說那是文化傳統而繼續殺著這根本也不成理由。

到底有多少食客當看到放在飯桌上擺放得非常精緻的美食時會否有想過這個生命的過去是如何如何到怎樣被宰?

是人道?還是不人道?

對一切生命資源報以感恩心當然是很需要!

但也不能一句「我懂感恩」來做借口就可以忘了什麼叫過態、過度、過份!

最可怕的還有覺得「自己是萬物之靈就能奉旨吃別的」!

把「各種生命」放進口是為了裹腹而不是為了口慾。

足夠就好並不是貪嚼。

食得新奇古怪珍貴絕不是叫有口福啊!

我不明白為何要吃成這樣?

好像吃魚翅真的有這麼必要嗎?

在我眼中就是等於斬斷一個人的手腳然後將其身體丟回海裡由得他活活地浸死…

又例如吃燕窩也是真的有這麼需要嗎?

在我眼中就等於毀了人家的房子再強奪人家的寶物…

聽說今次事件以後,除了捕鯨問題就連帶捕鯊問題等都被上天一下子大量解決掉。

可能有人會看到這裡在想:「這個blogger真涼薄在這種時候還拿這類問題出來說是什麼意思!」

如果當真有人看到這裡有這種想法的話…

我提議是請閣下好好想想「上天有好生之德,大地有載物之厚」的意義到底是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brari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